上海交大120周年校庆,我曾就读的上海农学院于1999年并入交大,所以我也凑了份热闹,4月9日赴上海参加同学聚会。
召集人短信通知,9号上午的活动是去东川路的交大闵行校区看农学院的新校园。我虽是自驾出行,但对“大上海”森林般的高楼、蛛网般的车行道和目不暇接的指路牌,有着莫名的恐慌感。农学院并入交大,对我而言仅是在母校的认知上添了个后爹后娘,脑海中留恋的仍是地处七宝镇,占地400余亩,小桥流水、古木参天、鸟语花香树成荫,有二年学子生活的温馨校园。因而,我径直去了同学安排的酒店入住。
下午3点多钟,听说班上同学都已回到酒店,我下楼去大堂。同学们三五一群地围坐在大厅宾客休息区,我兴奋地与各位同学握手、交谈。同学们相聚,少不了叙旧,少不了问候工作家庭生活,也少不了相互调侃。有的说,除头发有白,其它都没变;有的说,声音语调还是原来的;有的说,性情看来也没变。呵呵,其实大家都差不多。我们是86年毕业的,算起来都离校三十载了,很多同学升格为爷奶、公婆辈了,要说没变,都是客套。
晚餐安排在住宿酒店对面的餐馆。班里44位同学来了32位,刚好将3桌围个圆满。用餐是上海一位姓王的同学掏包的,江苏的同学带了一箱茅台厂白酒,我也顺便带了几箱会稽山黄酒。班长发话说,大家要喝好,但不能喝醉。席间,同学们频频举杯敬酒,互不谦让,欢声笑语济济一堂,似乎都忘了酒精的度数。
入夜的上海,街上的车流仍熙熙攘攘,车道旁的行人仍步履匆匆。上海的夜是霓虹灯的海洋,叠叠排排的高耸大厦闪烁七彩缤纷的华灯,将半边天色渲染成霞色,远远望着,让人眩晕,也让人不禁遐想连翩。夜上海,梦上海——大概就是注解。
班长曾在席间建议,以后一年一聚,明年安排去厦门。返回酒店的路上,我回味班长的话语:是啊,大学是人生重要的加油站,同窗情谊是人生难以多得的宝贵资源。这箱油已经历三十年,需要多多珍惜;同学们都已年近花甲或过花甲,应该多多聚聚。因为:同学们,都老了!
注:照片由胡建祥同学友情提供。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admi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://birdlovely.com/%e9%b8%9f%e8%af%ad%e5%9b%ad/5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