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午(4月28日)刚到古田山“2007年中国鸟类摄影年会”报到处报到,就听到了一则“爆炸性新闻”:山东的鸟友已拍到了白鹇。。。呵呵,才迟来了半天,这么快就有人捷足先登了?!
午餐,鸟人们汇聚一堂,白鹇自然成了鸟友们谈论的最热门话题。是啊,白鹇和白颈长尾雉本是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招牌鸟,这次“2007年中国鸟类摄影年会”4月27日至5月1日(注:27日为报到日)在古田山举办,可以说很多鸟友是冲着拍白鹇和白颈来的。为此,本届组委会不仅特设了一个“珍稀雉类鸟片特别大奖”,组委会的QB168前些日子还在网上发贴说,去古田山探营的先头部队已在住宿附近发现了几只白鹇。。。呵,近水楼台,真够吊人胃口!
我对参赛虽没有兴趣(因为我是菜鸟,拿奖是DX们的事),但对白鹇还挺衷情。去古田山之前,我曾查阅了图片资料,对白鹇和白颈长尾雉的特征有了些了解。若用“雍容华贵”一词来形容俩者,我觉得前者更显“雍容”,后者只显“华贵”。白鹇虽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种,白颈是国一,但从外形上我觉得白鹇更漂亮,尤其是雄白鹇,红冠、白身、蓝黑腹,三色对比分明,又对比得恰到好处,给人以一种极度优雅的视觉冲击。所以,为什么其它多数雉类的名称都以鸟特征命名,并且都带雉字,如白颈长尾雉是因颈白和长尾,血雉是因全身羽毛似血色,而白鹇不带“雉”字。鹇与娴同音韵,娴是优雅之意,我想取名者,也一定是被他的优雅气质所表现出的惊艳所震,感觉加“雉”是多余的,因为他太与众不同了。呵呵!
下午年会开幕式后,天转阴,渐渐下起了小雨。用车送几位鸟友去拍小燕尾喂雏片后,本想去寻拍白鹇,见雨仍不止,天色也较暗,便作罢。这天下午我只拍了“电杆版”赤腹鹰。
感觉有些累,晚上没有参加鸟会的活动,早早上床。但这晚睡得很不实,因老梦见白鹇。
第二天(29日)5:20便起床,本预备去拍白鹇,拉开窗帘,天下着雨。下楼后见几位鸟友在拍宾馆门口的一只忙筑巢的白鹡鸰。听鸟友说,已有不少人冒雨去拍白鹇。看来大家都与我一样,急切地想拍白鹇。我想这么多大炮小炮挤着,也难拍好片,便重回房休息。
年会安排上午去婺源拍鸟。我寻思,老天好象现在不愿给机会,古田山人也多,还是先去婺源,等过几天再回来拍(白鹇)。所以,去婺源时退了房、带上了行李。我在婺源晓起住了二个晚上,之后去了九龙山自然保护区。
重返古田山是5月3日,到古田山已是晚7点。保护区管理局的R副局长和东方红(网名)热情接待了我,为我安排了住宿。我还在东方红的电脑上看了年会鸟友留下的片子(包括参赛片)。看了鸟友拍的白鹇片,更增添了我拍白鹇的向往。
4日清晨,天不亮我就前往白鹇的拍摄点。动身前仔细检查了器材,将镜头的快装镙丝拧紧,还调高了三角架云台的阻尼(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有必要的,事后看片,其中一张快门为1/10,片子仍比较清晰,这让我感到喜出望外)。昨晚当地的气象预报说,今天是多云转阴,有阵雨,雨量中到大。还好,早上雾气虽重但无雨。我按东方红告诉的白鹇出没的大致方位,先看了地形,未见白鹇。我找了个视野较开阔的中部位置,收短三脚架,架好机镜,拿出折合小凳坐着,披上迷彩雨衣,只露出镜头。这时天色仍是灰蒙蒙的。我耐心地等了约20分钟,5点半钟左右,忽见正前方山上的树林里有一团白色在移动,是白鹇?我大喜,屏住心跳等着、望着。白鹇似乎很警觉,移动很慢,几乎是走一步望三步。终于白鹇下到了草地,进入我的拍摄视野。我先用800ISO拍了几张,又将ISO调至400拍了几张,再调至500、再调至800,光圈均使用最大4.8光圈。考虑到大光圈的景深较浅,我尽量将对焦点对准白鹇的眼睛。此时,我真有点怨恨尼康的D2X不如佳能“兔妞”,尼康只有11个对焦点,而佳能有45个。所以,有时使用对焦对着眼,画面构图就留下缺陷。拍鸟又不象拍人可以从容使用锁焦。唉,尼康啊尼康,上了你这只船,可把我害苦了!
白鹇在草地信步啄吃草茎。。。看着、拍着,我忽然感觉白鹇实在太美了,比鸟类手册的图片要美百倍!白鹇的羽色和体态展现的不仅仅是优雅,而是一种用世俗的眼光和语言难以形容的脱俗美!或许那应该就是天使美!
也许附近有行人或车经过,白鹇忽然拍打着翅膀跑回了树林。不一会儿,白鹇在林子里做起了扇翅、理羽等动作。。。只是光线太暗,我只能看,不能拍。
等了许久,白鹇也不肯从林子里下来。我从5点50分开拍,到6点20分,近半个小时总共按了约40张片(相机片子计数器的统计数。快门数少不要奇怪,一是我拍片,相同场景不喜多重复按快门;二是我发觉D2X的快门声还是过大,拍片时白鹇似乎有察觉,我怕惊动白鹇也不敢滥按快门)。我觉得早上已拍得差不多,再说还有白颈长尾雉在等我,心想还是明天再来吧,便收工驱车赶去白颈拍摄点。
去了古田山横中村附近的白颈拍摄点,是上午约10点(因一路上注意鸟,还在苏庄镇上吃了早点,耽误了些时间)。在该地一直等到晚上6点,守候了近8个小时也没见到白颈。第二天早上下大雨,使我再拍白鹇的计划落空。上午再次去了白颈拍摄点(因我听说第一位拍到白颈长尾雉的是雨天中午11点多钟),仍未能见到白颈。因打算再去婺源,下午我离开了古田山。
此次重返古田山拍到白鹇,还拍了灰头绿啄木鸟、斑头鸺鹠和赤腹鹰等,但白鹇的部分片ISO过高,白颈也没拍上,终还是留下了憾事!
我与古田山保护区东方红话别时曾约定:若见到白颈长尾雉雄鸟,打电话给我,我来拍。希望这个电话不要让我等得太久。。。呵呵!
(该文写于2007年5月)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admi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://birdlovely.com/%e9%b8%9f%e8%af%ad%e5%9b%ad/68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