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车峰峪首页
  2. 鸟语园

五月新疆拍鸟行之八:育雏的白翅啄木鸟与胡杨林

时间:2009年5月18日上午;地点:乌尔禾区胡杨林’
五月新疆拍鸟行之八:育雏的白翅啄木鸟与胡杨林
一只嘴上叼着小虫的白翅啄木鸟轻展双翅掠过枝头,钻进不远处的另一棵高大的胡杨树——这是上午7点我们再次踏入这片胡杨林时见到的一幕。这情景让我直觉:这片林子的白翅啄木鸟已处于育雏期。
白翅啄木鸟已有“小宝宝”的发现让我喜出望外。因为处于育雏期鸟的活动范围不大,出现的频率较高;因为找到鸟巢,就可以株守待兔等着拍;因为有了“小宝宝”的亲鸟,为护雏不怕人;因为。。。呵呵,总而言之,这鸟比较好拍了。
于是,我开始在林子四处找白翅啄木鸟的鸟巢。
不久,便在一棵胡杨树的枝干上发现了白翅啄木鸟的一个巢穴。这巢是个穴口如鸭蛋大小的树洞,离地约三米。虽说巢位就拍片而言还显略高了些,拍片时需要大角仰视,但已算是不错了。
守望着这穴巢,我见到嘴叼小虫来喂巢不仅有雌鸟,还有一只雄鸟。每隔约5至10分钟,两只亲鸟就会有一只衔着虫来到巢边。从亲鸟喂雏的频率看,雏鸟可能在二只以上,并已能抢着进食。未见雏鸟在洞口露头,估计雏鸟羽翅还嫩,腿脚也还发育的不够利索。
这白翅啄木鸟的亲鸟喂巢,也像其它亲鸟一样,有“走固定线路”习惯:即,用近乎相同的方式和线路飞(或走)近巢位。这习性为观察和拍摄鸟片者提供了的便利。
在观察和拍摄亲鸟喂雏行为的隙间,我也对这株胡杨树细细打量了几眼。胡杨的树干粗壮而多分支,树叶呈柳叶型,树冠宽圆,给人以苍劲挺拔的感觉。据说,胡杨林是中亚腹地荒漠中河岸林的优势乔木树种,也是新疆古老和珍奇的树种之一,具有抗旱、抗热、抗寒、抗瘠、御风沙、耐盐碱的能力。胡杨根系特别发达,能吸收位于地下6米的水份,如果地下水源丰富,胡杨便生长旺盛,最高可达30米,最大三人合抱不拢,成为荒漠中罕见的威武雄壮的森林。有人形容它们是“三千岁”:“一千年不死,一千年不倒,一千年不朽。”
从胡杨林我又想到白翅啄木鸟。乌尔禾区属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,降水量极少,蒸发量极大,胡杨林的生存环境较恶劣。这片胡杨林也只见白翅啄木鸟一种啄木乌(在之后去的水资源较丰富的北部阿勒泰地区,我在一个林子中就曾见到黑啄木鸟、白背啄木鸟、灰头绿啄木鸟、小斑啄木鸟共四种啄木鸟)。但正是由于白翅啄木鸟能长年与这片林子相伴,帮助捉虫、除虫害,成为胡杨林的忠实“守护神”。可以说,胡杨林能生存下来,也有白翅啄木鸟的一份辛劳。
太阳渐高,从胡杨树的枝叶间射下的日光,耀得让人难以睁开眼。上午9点半过后,白翅啄木鸟亲鸟或许觉得已给雏鸟填饱了肚子,来巢边的频率明显低了,之后,慢慢地竟少见了。
其实,这育雏的白翅啄木鸟给我带来了拍摄的惊喜,也留给我一点遗憾:因为巢穴位正背着太阳,即我上午的拍片是背光拍摄而不是顺光拍摄。顺光有利于拍片和出片,但这要等到下午或傍晚才有好机会。可惜!我们已计划下午去布尔津,没有时间在此多等候。
中午11点我们离开了胡杨林。之后的几天里,我总感心中有个挥之不去的结。后来我想明白了:那是一份对这片胡杨林和忙于育雏的白翅啄木鸟的浓浓眷恋。

五月新疆拍鸟行之八:育雏的白翅啄木鸟与胡杨林
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admi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://birdlovely.com/%e9%b8%9f%e8%af%ad%e5%9b%ad/645.html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555

联系我们

400-800-8888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admin@example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QR code